close

成都2035,瞭解一下

政策解讀|市場預判|買房觀點|樓盤點評

全文約4700字,閱讀需要6分半鐘。

前兩天,成都霸屏瞭。

一篇名為《什麼是成都》的文章,講述瞭成都煙火人間三千年的城市發展歷程,鋪以大氣磅礴的城市硬照,瞬間點燃瞭成都人心中的本土熱愛,短時間內就形成瞭300萬級的傳播。據說這是 @星球研究所 花瞭三個月時間,自發收集整理創作的。

成都這座城市,讓人有天然的好感。

就像20年前,我在填報大學志願的時候,放棄瞭同分數檔次的上海復旦,選擇瞭四川大學,從未後悔。

在這座城市裡,我完成瞭求學、工作、買房、戀愛、成傢、創業、過上好的生活。這既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機遇,也是城市給予我們的饋贈。

所以,我愛成都。正帝寶產後護理之家|台中產後護理中心如大傢自發的為成都瘋狂打call一樣,這是一種力量,也是這個城市最寶貴卻無形的資產。

但是,“風物長宜放眼量”。一杯敬過往,還得有一杯敬明天。

對於成都,我們還應該往前看,所以,我們有瞭成都新《總規》,它描繪的是成都2035年的面貌:

△圖片來源於網絡

關於新《總規》的官方報道和媒體解讀已經很多瞭,就不再贅述。

我更願意從歷史這條縱軸和世界城市這一橫軸,立體解讀成都的新《總規》,客觀的告訴大傢,未來的成都為什麼值得你終身追隨。

當然,我畢竟不是城市研究方面的專傢,所以不夠專業的地方還請讀者包涵。

1

大國崛起,城市必興

城市的崛起和國傢的復興分不開,國傢的復興與歷史的機遇分不開。

荷蘭的阿姆斯特丹,12世紀晚期還是一個小漁村,但隨著大海航時代的歷史機遇,荷蘭在17世紀崛起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國,掌握瞭全球3/4的貿易和3/4的商船,號稱“海上馬車夫”。阿姆斯特丹也一躍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港口、金融和鉆石中心,繁華一時無兩。

而到瞭17世紀後期,荷蘭先與英國在爭奪海上霸權的戰爭中落敗,又在陸地上敗於法國,於是荷蘭衰落,阿姆斯特丹也逐漸失去瞭昔日的光環。所以,城市的興衰,首先是國傢的興衰。

而中國,正迎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機遇。

當前GDP穩居世界第二,占全球經濟總量的16%,且繼續維持中高速的發展勢頭。照此趨勢,大致10年左右,中國將在時隔500年之後,重返世界之巔。而你我,將有幸參與,共同見證。

到2035年,中國將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進一步,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帝寶產後護理之家|台中月子中心推薦化。到那時,中國經濟實力、科技實力將大幅躍升,躋身創新型國傢前列。

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,各主要城市紛紛制定新《總規》,目前北京、上海、廣州的總規均已出爐,成都新總規也將上報國務院。成都,將力爭在中國新時代發展的機遇下,奮勇爭先,勇擔責任,既因國傢的崛起而發展壯大,也讓自己的發展壯大反哺國傢。

2

一帶一路,成都受益

國傢意志和戰略選擇,才是城市崛起的核心引擎。

改革開放前的深圳也是一個漁村,因為地處沿海,背靠香港,在國傢戰略的選擇中,畫瞭一個圈,圈出瞭一個今天比肩北京、上海的一線城市深圳。所以,某種程度上來說,國傢戰略在城市的發展中起的作用至關重大,甚至可以從無到有。

而成都新《總規》,四個城市戰略定位中的“國際門戶樞紐城市”,尤其值得關註。

這裡不得不提到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。

要知道,在大航海時代之前,這個世界是由陸權支配的,海洋基本還是人類的禁區。當時的亞洲是全球最富庶發達的地方,黃金、香料、絲綢、瓷器、茶葉,在歐洲就是硬通貨,比現在的房子還受追捧。

當時,歐亞之間通過海、陸兩條“絲綢之路”連接,進行貿易。

直到奧斯曼土耳其占領瞭伊斯坦佈爾,扼住瞭歐亞之間的交通要道。對往來商品課以重稅,甚至禁絕往來。歐洲各國打不過強大的奧斯曼土耳其,於是才放棄陸路,開啟瞭大航海時代。於是,海權成為世界的主導,港口型城市崛起。

包括中國的四個一線城市北、上、廣、深,哪個不在沿海地區?都受瞭海權時代的影響。

但是,僅僅依靠海權,中國很難在短時間內改變這個世界的格局。目前,海權格局依然由舊勢力主導,依然還很強大。所以,中國在繼續爭奪海權的同時,必須將戰略重心,重新放到陸權上來。而“基建狂魔”的基因以及公路、橋梁、高鐵、航空等技術的高度進步,讓這一選擇變得現實可行。

最終,我們將建立一個橫跨亞、歐、非的陸地經濟貿易體系,打通三個大陸的“任督二脈”,重現“大航海時代”之前的東方輝煌。

那麼陸權時代,中國帝寶產後護理之家|台中推薦月子中心的戰略支點在哪裡?

看下圖:

應該說,多個中西部城市,都是受益的。但是,“成都-重慶”組合,最具戰略價值。

1、西南腹地,山脈環繞,戰略安全;

2、四通八達,中華物力,匯聚於此;

3、長江水運,鐵路成網,三個機場;

4、西線門戶,泛歐泛亞,多向輻射。

所以,當北、上、廣、深因海權而崛起成為中國一線城市的時候,在神州大地的西南方向,成都正在積蓄它的勢能,這是這座3000年的城市註定的歷史使命。

3

天賜平原,大成之都

人類會天然的選擇平原築城聚居。

中國有一條著名的“胡煥庸線”,於1935年提出,線的東南邊,國土面積占當時版圖的36%,人口占96%,線的西北邊,面積占64%,人口隻占4%,人口密度相差40多倍!其中比較重要的原因,就是線的西北邊,大多為高原和山地,不適宜人類聚居。

反觀島國日本。

其實日本的國土面積並不小,比同為島國的英國國土面積還更大。但是日本多山,其中70%以上的國土面積為山地和丘陵。這也是為什麼日本森林覆蓋率高的真實原因。而東京都市圈,就是日本屈指可數,且最大的平原地貌瞭,其4%的國土面積上聚居瞭日本25%的人口。

“九天開出一成都”,被上天眷顧的成都擁有廣袤的平原大地,這是我們的幸運。同時,這也是成都在與重慶一體化的過程中,最終定能略勝一籌的重要原因。

4

現代經濟,成都底氣

一個城市一定要有經濟活力,才能留得住人。

遠的不說,近年來中國大量重工業和資源性城市陷入衰退就是最直接的例子。

曾經的東三省,占全國GDP的六七成,盛極一時,但經濟轉型一旦失敗,就陷入瞭長久的衰落。美國的汽車之城底特律,也是類似的例子。

所以,成都新《總規》中,提出構建創新驅動、集約高效的現代化經濟體系。大力夯實實體經濟,打造產業生態圈,構建具有成都特色的新經濟產業體系。

坦白講,成都經濟實力不弱,2017年排名第八。但與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相比,差距還較大。甚至也落後於重慶、天津、蘇州,與20強的其他城市相比,也沒有絕對優勢。

尤其是在互聯網經濟時代,騰訊和阿裡都抓住瞭時代機遇,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巨頭企業。這對深圳和杭州來說,又何嘗不是一次經濟領先的城市機遇。

當前,互聯網時代已經過去,新的技術時代又將來臨,5G、物聯網、人工智能、區塊鏈、生物技術、電動汽車等前沿科技都已開始發力。如果成都有幸,可以抓住先機,率先發展,孵化和培養出新技術時代的巨頭企業,相信成都將在保持現有經濟優勢的前提下,實現“直線超車”。

5

城市格局,比肩北上廣

城市發展,格局越大,前景越廣。

成都新《總規》,變化明顯:

首先,城市更大瞭。

過去“兩山夾一城”變成“一山連兩翼”。

過去的成都像是一口紅鍋,現在要變成鴛鴦鍋瞭。

城市空間的變大,為人口擴容、產業增量、城市發展前景都有重要的影響和意義。

而成都3000年來,未曾跨過的龍泉山脈,將在新時期的發展機遇下,創造前所未有的壯舉。

新的成都,市域面積將達到1.43萬平方公裡,超過1.3萬平方公裡的東京都市圈,1.3萬平方公裡的紐約都會區,1.2萬平方公裡的巴黎大區。

也就是說,2035年的成都,將在體量上,躋身世界超級都市的范疇。

大傢千萬不要小看城市發展空間這一物理屬性,它是發展世界級城市的必要條件。成都東進,大大提升瞭成都的城市競爭力和潛能。

其次,城市病少瞭。

城市變大瞭,是否必然會帶來大城市病呢?

其實不然。通過科學規劃和合理佈局,可以有效減少大城市病。

成都新《總規》,改變瞭傳統“攤大餅”發展模式。構建多中心、網絡化的城市發展新格局。

成都將在市域范圍內形成“一心兩翼三軸多中心”的網絡化城市空間結構:“一心”為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;“兩翼”為中心城區和東部城市新區;“三軸”為南北城市中軸、東西城市軸線和龍泉山東側新城發展軸;“多中心”為28個國傢中心城市功能中心。

大傢可以理解為,過去的“中心城區-城南新區”的啞鈴城市,變為瞭“中心城區-城南新區-東部新城”的“鐵三角”城市。

而多中心、網格化、街區式、軌道和綠色交通的組合,正是簡·雅各佈斯在《美國大城市的生與死》中,提倡的規劃思路。

第三,城市會更美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成都新《總規》明確瞭建設“美麗宜居公園城市”。這也是成都新總規中有別於北上廣的不同定位。

事實上,成都既不臨海,也沒有大江大河的城市景觀,但氣候良好,植被繁茂,所以“公園城市”定位,既是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的體現,也是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和特色的體現。

其中,連接城市“兩翼”的城市綠心——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,規劃總面積1275平方公裡,這是目前全球規劃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園。其次,全國規劃最長的綠道系統——16930公裡的天府綠道,將構建起五級綠化體系,為城市提供充足的綠色資源和新型的消費場景。

△圖片來源於網絡

最終,2035年的成都,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42%。這是什麼概念呢?世界著名的花園城市新加坡當前的森林覆蓋率是30%,當然其綠地率為50%,綠化率則更高,75%以上。

6

人口擴容,以人為本

根據“以水定人”的原則,成都規劃至2035年,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2300萬人,考慮到人口流動和人口發展的不確定性,按照服務人口2760萬人配置市政公共服務設施。

這樣的人口規劃,已經遠遠超過其他世界一線城市的人口水平,同樣也比肩北上廣的人口規模。一座城市,人口一旦上瞭規模,結構逐漸優化,城市的效率就會極大提高,社會成本也會極大降低。這是城市活力的根本保障。

此外,新《總規》同樣註重“以人為本”的理念,一改過去“以GDP為導向”傳統思路。

成都素有天府之稱,城市宜居品質一直位居全國前列。

但隨著中心城區人口過度集聚、高強高密開發、交通擁堵、環境污染等大城市病凸顯,成都的城市品質和宜居環境大大降低。因此,城市發展必須強調價值觀的轉變。

在此背景下,新《總規》構建瞭“東進、南拓、西控、北改、中優”十字方針,堅定“提高城市治理水平,建設高品質的和諧宜居生活城市”,把滿足成都居民快速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放在突出位置。

以生態優先為原則,嚴格劃定生態保護紅線、城鎮開發邊界和永久基本農田控制線,在大幅度提升生態空間規模和質量的同時,合理控制全市的開發建設強度,有效遏制中心城區建設用地的圈層式蔓延;註重以人為本,完善購租並舉的住房體系,實現住有所居;構建步行十五分鐘社區生活圈,滿足基本居民生活日常需求;建設五級綠化體系,滿足居民300米見綠,500米見園的遊憩生活需求;構建軌道、公交、慢行融合發展的綠色交通體系,科學治堵,使居民出行更為高效便捷;同時通過鐵腕治霾,重拳治水等舉措,努力建設讓市民能看到更多碧水藍天的美麗成都。

7

巴蜀文明,天府文化

城市要避免千城一面,文化是最重要的區別。

一方面,體現成都的城市底蘊和辨識度,另一方面,也是成都軟實力的象征。

近日,全球化與世界級城市研究組織及網絡(GaWC,目前世界上最權威客觀的城市排名)發佈瞭2018全球城市分級排名,成都被列為二線弱城市,排在北上廣深之後,天津之前,名列第五(不含香港、臺北)。

其中歷史和文化因素想必為成都加分不少。畢竟,大熊貓、三國文化都是具有世界性的城市文化符號。

所以,新《總規》裡,提出建“一環、兩軸、四線、六片”的全域文化空間保護展示體系,推動全域歷史文化展示利用。

傳承巴蜀文明,發展天府文化。同時在產業上重點發展信息服務、現代傳媒、動漫遊戲、文博旅遊、創意設計、演藝娛樂、文化會展、教育培訓等8個領域。真正讓將文化產生價值,成為城市的軟實力。

8

結束語

當然,成都也有自己的弱勢。例如行政層級上,比一線城市和直轄市還是要弱一些。

但是,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。隨著成都2035城市新《總規》的出爐,我們看到瞭成都城市崛起的必然。

這種崛起,與你我榮辱與共,休戚相關。

當我們唱響《I love the city》的時候,我們對成都的熱愛,不應該僅僅停留在朋友圈,而應該在骨子裡,在工作中,在創新上。

成都,一座來瞭就不想離開的城市。

反正,我可沒打算活著離開。

(備註:除標註圖片外,其它圖片均來自網絡)

文/吳思竹
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uq448we84 的頭像
    suq448we84

    阿藏的採購清單

    suq448we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